越来越多“长寿人”成为“有梯一族” “秘诀”是什么
长寿路街道下辖高龄老人多、早期商品房多、适合成片加装电梯的小区少,
2023-09-09“马上到家了,等我爬上去再和你讲哦。”清早,70多岁的张阿姨刚买完菜回家,正一手与女儿打着电话,一手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步地往楼上“挪”去……长寿路街道下辖高龄老人多、早期商品房多、适合成片加装电梯的小区少,几十级台阶的“出门路”和“回家路”逐渐成为辖区“老宝贝”们生活的“痛点”,他们更是将上楼称为爬楼,“望梯兴叹”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拦路虎”。
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既是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更是紧连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如何更好地推动辖区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业力量作“后盾”“达人”工作室“派发”能量
想要社区工作的良好推进,少不了居民的力量,一直以来,街道都在不断思考让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发光发热”的方法,积极为他们开拓“提社区治理意见,谋向好发展未来”的渠道。
为了让愿为社区治理出力、善出力的居民加固专业“后盾”保障,早在几年前,街道便创设了吸纳专才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社区治理促进中心”,针对街道实际特点,孵化出了一批极具专业性的社区工作室。
其中,“健梯工作室”及时掌握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符合条件小区的宣传工作,将“加梯”服务精准送到“家门口”;针对加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梯“老法师”多次为小区“加梯小组”开展讲座、交流会,开启指导工作、解决困难、交流协商;针对辖区成功加梯的小区,“健梯工作室”主动梳理加梯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经验、收集案例,为后续有加梯需求的小区提供更明确的“可复制”经验。
属地“老法师”稳局面社区“达人”推动加梯进度
芙蓉花苑居民区的业委会主任邵力为曾是民营企业家,有着多年工程类谈判、审价的专业经验,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小区加梯工作解决过电梯位置是否属于小区范围“红线内”的争议问题;凭借“老邻居”“老伙伴”身份,耐心开解对加梯存疑居民的“心结”;凭借广阔的“朋友圈”,为小区加梯公司的选择加固了保障……同时,他还专门在小区内设立了“芙蓉花苑加装电梯协商工作室”,搭建起“家门口”的协商共建平台。
多年来,在邵力为的协调参与下,芙蓉花苑小区成功加装了8部电梯,另还有2台在推进中。
同样是属地“老法师”和小区业委会主任的还有富源小区的杨美英,“从刚搬到这里做年轻志愿者开始,一做便做了几十年。”久而久之,她成为了“老邻居”们心中的“定海神针”,为加梯的顺利推进奠定了信任基础。
富源小区是20世纪80年代的商品房小区,共7栋楼,均是7层的小高层。针对楼栋内不愿加、不坚定的居民,杨美英采取了“迂回”战术:以退为进,她会提前为居民们算好需分担的账目、加梯后的效果等,将事实讲清、讲细,让居民自己做衡量。
电梯正式竣工投入使用时,杨美英还为楼道做了美化。积极邀请有加梯需求的其它楼栋居民来自己楼栋进行体验。富源小区中6个楼栋具备加梯条件,目前,已成功签约5台电梯,2台已经开工,2台已经竣工。
“第二梯队”向“达人”转化贴心“服务者”在身边
除了属地“老法师”的力量,社区内的“第二梯队”力量也是能为加梯工作的推进赋予创新、贯彻新思想的关键。
家住在德怡苑小区的“80后”彭亮是楼栋内为数不多的年轻力量,也是老人们的“好朋友”,看着老人们蹒跚移动着上楼的背影,彭亮便一直思考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彭亮是个“行动派”,他根据自己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加梯”政策,向居委会询问并阐述了想要为楼栋加梯的想法,在居委会的支持下,他便担起了“牵头人”的重任。
一番逐户走访下来,他发现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根据居民提出的疑问,他除了及时与加梯公司进行沟通、交流,私底下也常常利用空闲时间研究、解读相关加梯政策,去周边加装好电梯的小区楼栋进行实地查看、体验,让居民对加梯工作清晰化、放心化。
在彭亮“紧锣密鼓”的推动下,他所在楼栋成为长三居民区下辖首个加装好电梯的楼栋。“以前上楼,上两层就得歇一会,爬楼就得爬个十几分钟,现在好了,短短十几秒,就上下楼了,方便极喽。”电梯的出现为楼栋内的老人们扫除了平日里出门的“拦路虎”,现在他们时不时就会到楼下转转。
通过“健梯工作室”社区加梯达人和“第二梯队”志愿者的助力,未来,长寿路街道的加梯工作将进一步破解难题、力求实效,让辖区更多居民早日实现多年的加梯心愿。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