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计,教育为本。十年耕耘,新兴县致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新兴县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党中央对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工作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先后组织了教育“创强”“创现”“创均衡”和创建职成教育示范县等攻坚行动,树标杆、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同步提升教育硬软件质量,努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5年,新兴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教育强镇全覆盖、高中优质学位全覆盖,成为云浮市首批“广东省教育强县”,并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2018年,在云浮市率先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2021年,入选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入选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小科学衔接项目);2023年,入选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全县教育发展水平居云浮前列,构建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可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新兴学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揆诸漫漫十年路,新兴教育取得的成果每一项都有迹可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梁晓珺张梓楠

十年夯实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教育是民生之本,改善办学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学校设备设施,十年里,新兴县教育局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新兴县城区东北侧的一片工地上,高耸的吊塔正将沉沉的钢材吊起,水平运输到另一个地方。这便是计划于2023年底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新城镇第一幼儿园迁建项目施工现场。“目前,项目已完成基础及首层结构,现各项工序的施工正按计划进行。”项目负责人梁智栋说:“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提供900个学位。”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县城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日渐增长。新兴县教育局对群众的需求“件件有回应”,科学规划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十二五”期间,新兴县新建校舍楼房30幢,总建筑面积达62776平方米;“十三五”期间,新建扩建学校14所、幼儿园19所,增加学位1.5万多个;在此基础上,新兴还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在建设用地、建设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强保障,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项目,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2021年以来,完成了惠能小学二期工程、新兴一中新建综合楼工程等11个学校(幼儿园)校舍建设项目和6个面上小学运动场建设项目,新增学位5300多个。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凤凰小学扩建二期、敏行小学(含附属幼儿园)、育才学校附属幼儿园、新城镇第一幼儿园迁建等重点建设项目,确保年内竣工,届时将新增优质学位6160个。

与此同时,新兴县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对全县学校校园网进行升级改造,在确保中小学宽带接入率100%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三通两平台”质量和水平,校级教育网络与省、市、县教育专网互联互通,实现高效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十年间,新兴县教育局力争对群众的需求“事事有着落”,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对交通便利、距离较近的小学撤高留低;对地处边远、生源较少的小学实行隔年招生充实班额;对生源较少、条件较差、质量偏低的学校实施撤并,并把保留下来的学校升级建设,全面改善学生吃、住、学、乐等基本条件;推动每个镇都建成一所配备学生食堂和午休环境的小学,为学生提供午休或住宿服务。

据介绍,2021年以来,新兴共撤并或者停办教学点18个,将学生分流到所在镇的中心小学或片区中心学校就读,对因撤并学校而出现学生上学路途较远的问题,由县教育局与县汽车客运站定制农村客运专线接送学生上下学,采用政府补助和社会捐赠为主、家长承担为辅的办法解决交通费,确保学生正常上下学和交通安全。

“新兴县教育局安排客运专线接送,我们只承担一部分交通费用。孩子上下学的时间更规律了,做家长的也不用担心。”学生家长张先生开心地说。

新兴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发挥以政府为主体的作用外,还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新兴县新州教育基金会和多个镇级教育基金会相继成立,搭建起募集教育发展基金的平台,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得到各爱心企业和杰出乡贤踊跃参与。从2012年实施教育“创强”至今,全县接受捐资助学资金超过5亿元,保障了学校建设工程顺利实施。2019年,云浮市人民政府表彰全市捐资助学先进单位19个,新兴县占有8个席位。其中广东翔顺集团、广东温氏股份被授予“捐资助学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广东凌丰集团、新兴县新州教育基金会、新兴县北英慈善基金会、新兴天堂镇教育促进会、广东筠诚控股被授予“捐资助学模范单位”称号,新兴县苏启泉教育基金会被授予“捐资助学表扬单位”称号。

十年磨剑

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回望过去十年,新兴县教育局锐意夯实教育工作的基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22年,新兴县启动了“三名工程”,相关领导在开班仪式上,为110名培养对象颁发了证书。一张薄薄的证书,涵盖了新兴对“良师”的殷殷渴求,也代表着新兴县教育局提升师资水平的一系列具体实践——

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从源头上把质量关。新兴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同时,每年都从城区学校选派教师到边远农村学校支教,鼓励教师全员参加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十二五”期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3%;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100%;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十三五”期间,在保持各级各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的基础上,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占比达77.32%;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占比分别达66.15%、86.21%;高中阶段学校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达8.1%。

加大骨干培养力度,“头雁”引领为教赋能。新兴持续落实名师引领与辐射行动,主动对接省、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和“三名工程”建设,并按照教师队伍总数10%的比例培养骨干教师。2022年,新兴县入选省级名教师1人,市级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共50人;累计认定县级骨干教师881人,占比达到19.56%。

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新兴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动教师资源共享,促进校际师资均衡配置。近两年来,推动教师交流轮岗686人,招聘引进教师145人,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并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交流轮岗和提拔校长60人、副校长及中层干部200人,同时组织中小学校长到大湾区学校培训学习管理经验,增强学校管理活力,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新兴既抓教师队伍的业务提升,也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推进,结合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评价方案,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专家示范作用,2021年组建了32个党员名师团队,实施23个学校党建实践项目,立项53个学校“双融双促”课题。组织专家型优秀党员教师(校长、教研员)开设讲坛,开讲了10个专题,30场次,有3000多名教师聆听讲座,示范带动全县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组织教师7788人次开展了师德专题教育培训,邀请高校专家和当地道德模范授课,提升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2021年出台了对教师评价实施办法和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指导意见,突出师德第一标准,按“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要素,全面评价教师的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育科研、教育效果等方面情况,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和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体现优绩优酬,激励教师安心从教。

如今,新兴将师资、师德“两手抓”作为新的目标:优化师资结构、师资配置,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进第二轮聘期在年内如期实施,完善顶层设计,加大城区与乡镇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形成合理的老中青三级教师梯队。除此之外。探索通过教师镇内跨校走教、集团内支教、巡回教学、对口辅导等形式,解决乡镇体艺教师短缺、质量不高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计划持续强化师能,落实‘强师工程’和‘三名工程’,发挥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平台作用,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相关负责人说。

十年探索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城南旧事》《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走进新兴县惠能小学阅读角,可见小小的书架上容纳了古今中外。

近5年来,新兴县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县内中小学累计开展各类阅读活动400多场次,举办阅读系列讲座65场,参与师生达20多万人次,全员阅读氛围深厚。而这仅仅是新兴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缩影。

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十年来,新兴县在开展“科教促教,科研兴学”上下了苦功夫: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在完善县、片、镇(校)和学科四级教研网络建设,广泛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观摩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基础上,不断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教研互动,借鉴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仅如此,为了发挥好教研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2021年,新兴率先在全市建成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建设。

办学管理也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2022年开始,新兴县全面实施初中集团化办学,采取“县城学校+乡镇学校”“优质学校+普通学校”的形式,组建了3个教育集团(新兴一中、惠能中学和实验中学),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开展集团内校际合作,以龙头学校带动成员学校,推动强校带弱校,推进全县初中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与此同时,为了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新兴县将10所镇公办幼儿园委托给优质的学前教育集团管理,配备校车接送幼儿,优化园内托管服务,盘活镇公办幼儿园资源。

发展特色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十年里,新兴将体育、艺术和劳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五育并举”,优化课程设计,并结合“双减”改革,让教育回归校园,为学生提供以基本托管为主、素质拓展相结合的“5+2”模式课后服务,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多样化社团活动,推动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推动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新兴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注重立德树人,强化教育管理,致力打造办学特色。十年里,全县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中国创新型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各1所、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9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7所、省级足球推广学校9所、省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艺术特色学校4所、省级传统文化传承学校4所、省级书香校园6所。2022年,全县学生德育考评合格率99.8%(其中优良率达92%),有79名学生获评市级优秀学生,41名学生获评市县级“新时代好少年”;各学段教育质量监测和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结果均位居全市前列,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8.57%(其中优良率达53%);学生参加上级举办的科技创新、艺术、体育、劳技,以及党史和法律知识等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2人次、省级奖项154人次、市级奖项703人次,有6所学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在新兴,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这是县委、县政府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结果,是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杰出乡贤、热心人士捐资办学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结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果。十年来,新兴教育成绩单可圈可点。立足“新起点”,新兴推动教育事业争先进位正当时。

下一步,新兴将持续推进全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做好实验成果的归纳、运用和推广,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提质量;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办法,落实户籍学生“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持续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推动从“有”转“优”,巩固课后服务全覆盖成果;坚持“五育并举”,推进教育提质增效;深入实施科研促教工程,向教研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统筹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课堂提质增效;重视体艺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新兴县将落实基本托管由学校承担,推进更普惠、实质性的校内课后服务,切实解决家长照看和接送孩子难题;深化集团化办学,将正在实施的初中和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模式延伸到小学,全面构建“以一所优质学校为龙头,辐射带动其他成员学校发展”的教育联盟,打造高水平教育发展共同体,组建各学段科学衔接的教育集团。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世界报资讯】厦门烧烤天气温逼近40℃ 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